Campfire Black Star圈鐵混合入耳式耳機評測,單端輕鬆推更好聽

由發燒線材品牌成立的耳機品牌Campfire以一款仙女座Andromeda打響名號,近期隨著耳機市場變化,Campfire也重新整頓產品線,除了經典不敗的Andromeda與太陽神Solaris以外,重新推出全新的產品陣容,如採用三動圈單體的Trifecta、還有提供公模與客製化的音色系列,最近則推出一款全新的圈鐵混合耳機Bblack Star黑星,此次代理商鍵寧提供Black Star試聽機供體驗。

▲外殼為拉絲不鏽鋼,側板採用PVD塗層搭配壓克力標誌

Campfire上一個世代的產品線也有一款無論是價位或技術都相似於Black Star的Dorado,不過筆者認為Black Star在理念與技術更像是要打造款價格相對親民的Solaris,畢竟不同於採用單一10mm動圈搭配單平衡電樞的Dorado,Black Star則採用10mm動圈搭配中頻平衡電樞與雙高頻平衡電樞單體,單就配置幾乎與Solaris相同,只是Black Star並未用上Knowles雙腔式平衡電樞單體,而是強調為客製化單體,動圈單體為雙磁路單體而非ADLC類鑽石鍍層。

▲Black Star殼體前後也有與Solaris相似的調音孔

且也別忘了Black Star的外殼也與Solaris看齊,使用拉絲的不銹鋼外殼,但側板不像Solis有複雜的立體雕刻,則用較為簡化、無立體刻紋的黑色PVD處理側板,在上面鑲嵌一顆壓克力製的Campfire的標誌,也可看到Black Star的外殼體有著類似Solaris的調音孔,分別位於殼體的前後側面,噴嘴為Campfire近期常見的多孔式造型。

▲Black Star採用的單體數量雖與Solaris相同,但單體的技術則相對次一階

Black Star的單體配置、外殼設計雖然酷似Solaris,但超過一倍的價差想當然在技術規格肯定不同,應該是Campfire沒打算刻意取得Hi-Res Audio認證,兩款耳機帳面規格的頻響都列為5Hz-20kHz,但Black Star的9歐姆阻抗與94dB@1kHz:9.429mVms靈敏度則與Solaris Stellar Horizo​​n的4歐姆阻抗與94dB@1kHz:9.145mVms靈敏度不同,更不用說Solaris Stellar Horizo​​n還有著更出色的<0.5%的總諧波失真,而Black Satr總諧波失真則為<1%。

▲採用的線材為Time Stream的鍍銀銅線

雖然此次測試的是沒有盒裝的試聽機,不過搭配的線材仍是標準搭配的兩條原廠Time Stream鍍銀銅線,一條為常見的3.5mm立體聲插頭,另一條為越來越為主流的4.4mm平衡線材,同時盒裝也還有來自葡萄牙的手工收納包,耳機本體則另有透氣網布收納袋可保護,避免耳機放物包包內相互敲擊產生刮傷。

由於Black Star採用不鏽鋼殼體,相較一般使用塑料、樹脂、鋁合金等材料的耳機算是重了不少,拿在手上即可明顯感受不鏽鋼的分量,但由於外殼相當緊湊,不會過於凸出耳外,輔以繞耳佩戴方式,戴入耳中也不會覺得耳機有過重的現象,也不會在配戴一段時間後在耳塞與耳機殼體產生因為重量造成的拉扯感。

▲噴嘴為多孔設計

筆者此次主要搭配的是慣用的Sony NW-WM1AM2播放器,一開始筆者仍習慣性的使用4.4mm平衡線材,但第一個就發現Black Star是相當容易取得音量的一款耳機,在極低的播放器音量就已經超過筆者習慣的音量,筆者索性關閉高增益,即便如此,Black Star仍有一定的播放機底噪,這也是筆者在類似級距的耳機較少發生的情況;及變換成單端線材,筆者仍認為Black Star需要切到低增益比較合適,同時也仍在未有音樂時可聽到播放器底噪。

回到聲音的特質,筆者認為同樣是原廠Time Stream線材搭配NW-WM1AM2使用,相較使用4.4mm平衡端子,反而3.5mm單端的聲音是相對正常的,搭配3.5mm端子使用,筆者認為其音場表現有些半開放耳罩耳機的錯覺,人聲的位置略開但不至於被推遠,然而若使用平衡線材,人聲的位置卻相當不對勁,不到極度的退後,但又缺乏凝聚力。

▲搭配Sony黑磚比較之下,Black Star單端連接的空間詮釋反而比平衡連接來的合理

若以單端搭配使用,Black Star給筆者的感覺是樂器的表現力高於人聲,相對精彩、活潑的樂器,Black Star的人聲較為寬鬆、比較沒有感染力,但也不至於晦暗,單純就是人聲的立體感不如樂器來的好,但也還不到變成平面,不過若換成4.4mm平衡端子,人聲的表現就又由於再度後退呈現平面感。

畢竟筆者手邊沒有充裕的其它線材可供比較,不過筆者認為若以原廠線作為基準,Black Star不是一款適合搭配大推力設備的耳機,同時在單端連接下的表現相對平衡更為正常,但筆者也嘗試把Black Star接上Xperia 5 V的耳機孔試聽,發現手機的驅動力與細節對Black Star又稍嫌不足,也許搭配高階隨身播放機以低增益的3.5mm單端連接才是Black Star最合適的聆聽方式。

▲Black Star可說是與Andromeda調音迥異的樂器優先風格

不同於Andromeda強烈的人聲表達力,或是Supermoon較為三頻均衡的特色,Black Star則呈現一種較為寬鬆、樂器表現稍微高於人聲的風格,同時又易於以較低的驅動力達到充裕的聆聽音量,聆聽也有些類似耳罩耳機般的風格,不過若以個人喜好,筆者還是會傾向選擇Supermoon一些。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讚15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暱稱

取消
暱稱表情代碼圖片

    暫無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