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RTX 4080 創始版評測,效能出色但受性價比所累的 RTX 40 世代苦主

每個顯示卡世代問世後,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會依據價格,效能與能耗表現評估,從中找尋符合三者之間的甜蜜點的產品等級,當然有最佳 CP 值產品,自然也會有「不如直上 XXX 」、「買更低階的 XXX 就好」的產品,雖然 NVIDIA Adalove Lace 架構的 GeForce RTX 40 世代才剛上市,不過作為次旗艦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似乎已被貼上定位尷尬的標籤,但別誤會, GeForce RTX 40 表現仍舊出色,只是單就性能價格比不吃香。

▲創始版的盒裝相當巨大

▲反面有著象徵創始版散熱器的圖案

▲為層積瓦楞紙構成的紙箱

此次測試的版本是 NVIDIA 的創始版,在先前 Ada Lovelace 上市發表後, NVIDIA 的代表曾提及相較 GeForce RTX 30 系列創始版大量出貨且產品等級較廣多, GeForce RTX 40 的創始版無論是數量或產品等級都會緊縮不少;雖然 NVIDIA 沒講明原因,但恐怕與創始版會影響板卡夥伴的版本銷售有關。

▲如同多啦 A 夢道具迷因圖般的放射線圖案

▲顯示卡底下收納轉接線

▲轉接線的小盒印有幾何圖案

相較 NVIDIA GeForce RTX 30 創始版的盒裝,此次 GeForce RTX 40 系列使用的盒裝相當巨大,不過不同於原本使用的亮面彩色印刷厚紙板的內外層硬紙盒, GeForce RTX 40 創始版的盒裝不僅改用瓦楞紙,另外箱體設計是直接自柱體中間斜開,將正方柱體變成上下兩個三角柱體,同時放置顯示卡的一面還有令人聯想到哆啦 A 夢取出道具特效的放射狀紋路,而在顯示卡底下則是收納 3 路 8-Pin PCIe 轉 12VHPWR 的轉換線。

▲此次全面使用達 16 Pin 的 12VHPWR 連接器

▲顯示卡上的母座不再斜插

GeForce RTX 4080 創始版的設計承襲自 GeForce RTX 3070 Ti 創始版以上產品的異形 PCB 正反雙風扇設計,不過相較前一世代供電採用斜插,至少 GeForce RTX 4080 的 12VHPWR 插座已是直插;由於微型 16 Pin 的 12VHPWR 連接器、電線等條件都較市場行之有年的 8 Pin PCIe 供電小且細,切記連接器一定要插緊母座,避免因為接觸不良發生燒毀意外。

▲與 GeForce RTX 4090 同級的 304mm 、厚 61mm 的三槽散熱器

▲可看到散熱片底下的熱導管

不過雖然同樣冠上「 80 」的型號, GeForce RTX 4080 創始版的散熱器明顯比起 GeForce RTX 3080 創始版更為雄偉,實際上 GeForce RTX 4080 直接沿用 GeForce RTX 4090 的 3 槽 304mm x 137mm x 61mm 尺寸 450W 級散熱器;然而若從晶片 TDP 的技術規格, GeForce RTX 4080 預設維持與 GeForce RTX 3080 相同的 320W ,也意味著在高負載下風扇噪音將更為安靜,或是在封閉機箱環境中長時間高負載運算較易維持峰值效能。

▲ GeForce RTX 字樣過電後會發出白光

▲提供一個 HDMI 與三個 DisplayPort

回到 GeForce RTX 4080 本身, GeForce RTX 4080 採用 NVIDIA 新世代的 Ada Lovelace 架構,具備第三代 RT Core 以及第四代 Tensor Core ,具有 9,728 個 CUDA 核心,基礎時脈為 2.21GHz , Boost 時脈為 2.51GHz ,同時配有 16GB GDDR6 記憶體,與 GeForce RTX 4090 落差近 7,000 個 CUDA Core ,故兩者的基本差距難以依靠超頻彌補。

▲散熱器上有小小的 NVIDIA 標誌

▲雖散熱器結構共用,但 GeForce RTX 4080 創始版仍刻有 RTX 4080 的字樣

畢竟同樣基於 Ada Lovelace 架構,扣除核心數量、記憶體大小以外, GeForce RTX 4090 有的功能 GeForce RTX 4080 同樣也沒少,例如專屬於 Ada Lovelace 的 DLSS 3 就是一項新功能; DLSS 3 是建立在 DLSS 2 基礎原理的新版本,同樣透過 AI 機器學習方式將較低解析度的影像渲染成高解析度版本,但藉由光追引擎加入 Optical Flow Accelerator 進行光影特效預測,再結合來自遊戲內運動向量資訊進行 AI 預測,透過 AI 產生原本不存在的中間幀,使幀數相較 DLSS 2 再增加一倍。

▲ Portal with RTX 的 RTX 效果設定選單須透過 Alt+X 開啟

雖然目前 DLSS 3 才剛推出,不過不同於當年第一代 DLSS 推出一陣子後才陸續有內容宣布支援,在歷經 DLSS 2 擴大與引擎、內容開發者的合作, DLSS 3 在 GeForce RTX 40 一上線即有可遊玩內容, NVIDIA 開發團隊甚至還與 Valve 將經典遊戲「傳送門」進行現代化視覺重製,提供擁有「傳送門」的玩家免費下載 Portal with RTX,同時連 3DMark 也在第一時間加入測試項,供使用者視覺化與數據化比較 DLSS 3 與 DLSS 2 以及原生的差異。筆者在預設搭配 DLSS 3 進行全特效開啟, 4K 解析度皆維持在接近 60fps 前後,但無法穩定的超過 60fps 以上。

▲此次搭配華擎 Z790 Taichi Carrara 主機板

▲處理器為 i9-13900K

此次搭配進行測試的平台是 Intel i9-13900K ,搭配華擎 Z790 Taichi Carrara 主機板, Kingston Fury Beast 6000MHz DDR5 16GB x 2 記憶體, Kingston FURY Renegade 2TB SSD ,僅開啟記憶體 XMP1 ,不額外進行處理器與記憶體超頻;此次也特別商借 4K 解析度的顯示器進行測試,畢竟會購買到此層級產品,勢必也是對高解析度遊戲有所需求。

▲純效能測試

▲不同解析度與不同模式的 DLSS 效能比較,能夠無中生有的 DLSS 3 顯然可進一步提升高解析度下的流暢度 

從測試的表現來看, GeForce RTX 4080 的效能相較前一世代的 GeForce RTX 3080 有相當顯著的提升,尤其在相同的 TDP 之下很難想像在純性能有如此出色的世代提升,若進一步加上支援 DLSS 3 ,則在 4K 遊戲能夠獲得更明顯的流暢度提升。

▲遊戲測試表現

前世代 GeForce RTX 3090 雖然效能更為出色,但次一階的 GeForce RTX 3080 仍相當受歡迎, GeForce RTX 4090 的功率設定在與 GeForce RTX 3090 Ti 相當的 450W ,為何僅 320W 的 GeForce RTX 4080 還未上市就被說是助長 GeForce RTX 4090 銷售的推手?尤其 AMD 公布 Radeon 7900 XTX 後更導致許多消費者對 GeForce RTX 4080 抱持觀望。

▲與其說 GeForce RTX 4080 性價比不足,不如說 GeForce RTX 4090 的能源效能比出乎意料的出色

▲可以的話建議一併換上具備原生 12VHPWR 的電源供應器 

導致 GeForce RTX 4080 未上市風評就不佳的根本原因就是 Ada Lovelace 大幅改善架構能源效率,使得 GeForce RTX 4090在功率提升的同時,也有顯著優於 GeForce RTX 4080 的表現,其次是兩者都已經是遠超消費者認知的旗艦級產品,自然已有攻頂能力,比較下當然是選擇投資報酬率更好的 GeForce RTX 4090 。

▲雖然競品的純效能看似出色,不過驅動程式與第三方內容開發者的最佳化則是遊戲體驗的關鍵

雖然價格、性能差等因素使得 GeForce RTX 4080 目前較為尷尬,但這是比較出來的結果,雖然競品以更優異的價格提供相近的純效能,但別忘了 GPU 的決勝關鍵遠比 CPU 複雜,驅動程式的好壞、遊戲相關產業的配合也相當重要,而向來 NVIDIA 在驅動程式以及產業合作都相當積極,也是 GeForce RTX 4080 的先天優勢所在,不過從現實來說,筆者還是更期待適合 2K 特效全開的 GeForce RTX 4070 Ti ( aka RTX 4080 12GB )問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相關推薦
評論 抢沙发
头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